天府森林粮库技术服务团来绵开展笋用竹产业科技帮扶
4月22日-25日,天府森林粮库(竹)技术服务团92团在省林科院研究员孙鹏的带领下,赴绵阳市盐亭县、平武县开展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,深入调研两地笋用竹发展现状,并对林下复合种植巴山木竹、方竹等模式进行可行性研究,为当地笋用竹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创新思路。
专家服务团首先走访盐亭县永泰镇雷竹基地,考察雷竹科学管理成效。当地通过秸秆覆盖技术提升土壤肥力,实现亩产春笋约600公斤,并结合文同竹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康养,带动1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。在平武县,专家重点评估林下种植巴山木竹、方竹的潜力,建议通过“低产林改造+人工造竹”模式提升效益,并推广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订单农业,增强抗风险能力。
专家服务团对绵阳市竹产业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,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。指出:
要强化政策引导与产业链整合。将笋用竹产业纳入绵阳“森林四库”建设方案,结合国储林等项目建设完善竹林道路、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。摸清竹资源家底,推进竹笋产地初加工,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竹笋深加工。
要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生产。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,充分利用巴山木竹、方竹等喜阴乡土竹资源,结合雷竹等进行混交种植。推广良种选育与集约化管理技术,建立高产示范笋用竹林,优化覆盖保温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。
要深化生态价值转化与品牌建设。挖掘竹林固碳潜力,探索碳汇交易机制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。打造有机竹笋品牌,通过电商拓宽销售渠道,并融合文旅资源,发展竹林生态旅游。